哈喽小伙伴们 ,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太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(十二经原穴之太冲)方面的一些说法,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,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太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(十二经原穴之太冲)的相关内容。
(资料图片)
太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(十二经原穴之太冲)
概述
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记载:“肺原出于太渊,心原出于大陵,肝原出于太冲,脾原出于太白,肾原出于太溪 ”。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,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、流经、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,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,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,是十二经的根本。
十二经的原穴均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腕、踝关节附近,为原气所出止之所,并以其与脏腑紧密联系,临床疗效显著,适用病症多样,临证配伍应用广泛,被历代医家和现代针灸工作者所重视。
十二经原穴位置图
太冲穴(Tàichōng LR3)
出自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阴中之少阴肝也,其原出于太冲,太冲二”。太,大的意思;冲,重要部位、要冲的意思。穴在脉气盛大之处,故名太冲。别名大冲。
位置:足背侧,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。
快速取穴:足背,沿第1、第2趾间横纹向足背上推,感觉到有一凹陷处即是太冲穴。
归经:足厥阴肝经之输穴、原穴。
太冲穴位置图
局部解剖: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,解剖在拇长伸肌腱与指长伸肌腱之间,拇短伸肌腱外侧。浅层布有足背经脉网,足背内侧皮神经等,深层有腓神经和第一趾背动、静脉。
功效:熄风宁神,调经理血,疏调下焦,清肝泻火,理气化湿。
主治
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原为原穴,善疗头痛、眩晕、目赤肿痛、口角歪斜等头面五官病证,也广泛应用于内,外,妇,儿等临床各科,其疗效同样显著,为历代医家所重视。
足厥阴肝经
1、内科疾病
太冲穴为肝经原穴,取太冲穴“泻其有余,补其不足”,可调畅气机,调和气血,使肝气疏泄条达,阴阳平衡。广泛应用于神志病、高血压病、中风后遗症、消化系统等内科疾病的治疗。
王侠等针刺太冲穴,并与针刺太冲穴旁开0. 5 寸组比较。结果两组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收缩压下降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意义( P < 0. 01) 。
李悦采用针刺四关穴双侧合谷、太冲穴治疗偏头痛3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.9%。
2、妇科疾病
肝主疏泄而藏血,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。若肝失疏泄, 则藏血失职; 横逆犯脾, 则脾不统血。故泻太冲以疏肝解郁,补三阴交以培土摄血,即所谓扶土可抑木, 抑木方可扶土是也。
孙远征等采用针刺百会、膻中、关元、三阴交、内关、太冲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,与口服安宫黄体酮4mg 对照,结果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,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( P<0.01)
3、男科疾病
足厥阴经入阴毛, 绕阴器, 抵少腹, 其络循经上睾, 结于茎; 其经筋亦沿胫上结于阴器, 络诸筋。
朱华芝等采用疏肝解郁法取曲泉、太冲、关元、百会、足三里穴为主针刺治疗功能性阳萎,与补益肾气组相对照。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( P <0.01)
4、五官科疾病
足厥阴肝经“上入颃颡,连目系”,肝开窍于目,说明肝经与眼的关系密切,太冲是肝经的原穴,是治疗各种眼目疾病的要穴。
赵琳等认为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太冲穴可增加机体免疫力,促进面部肌肉、神经功能的恢复。
配伍穴位
太冲穴的配伍应用治疗疾病以太冲穴与合谷、行间、足三里、三阴交配伍使用较多。
配伍应用频率较高的穴位位置图
太冲穴与合谷穴的穴对配伍被称为四关穴,四关这个“关”字,其代表是门户,是关卡,是一个通行的要冲。四关穴位于四肢腕踝关节附近,是经络气血运行的根本部位。
关是气之关,是气之门户。而四者,指的是人体的四肢。四肢居于人体的四个侧位:左上,右上,左下,右下。也可以换种说法是正位是上下左右。我们知道,上者,头顶天,上焦心肺,通天气;下者,中下焦,通地气;左者,肝胆少阳左升,右者,肺胃大肠阳明右降。
近期会专门整理一下四关穴。
太冲穴与三阴交配伍应用,可用来治疗妇科崩漏、脚气、腹胀等多种疾病,在现代临床研究中,太冲与三阴交配伍应用广泛用来治疗妇科疾病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。
可针可灸可按摩,太冲穴较为敏感,故针刺时手法应轻,以免产生疼痛。
按揉太冲穴,对除焦虑有一定效果。从太冲揉到行间,效果会更好一些。
太冲穴行间穴位置图
标签: 太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十二经原穴之太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