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小编看到大家都在讨论犀牛角识别(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)相关的事情,对此呢小编也是非常的感应兴趣,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?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?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关于犀牛角识别(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)事件的相关信息,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!
犀牛角识别(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)
一、鱼子纹和蜂窝眼所有的关于犀角雕鉴定知识的书籍和网络文章,首要的都提到其横断面可见鱼子纹。有的则只強调其横断面可见蜂窝眼,并未提及鱼子纹。亦有的強调指出,说犀角雕的横断面必须可见鱼子纹、蜂窝眼。但实际操作时,几乎所有的古玩商人和收藏者,都只是一味的強调要见到鱼子纹。
(资料图片)
图一 蜂窝眼
图二 鱼子纹
其实,鱼子纹和蜂窝眼是一码事,只不过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,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视觉状态而已。观察与纵向竹丝纹成直角的横断面,呈现的是蜂窝状的纹样(图一),有的较为整齐,有的很不规矩,三四边形、五六边形都有,那是成器时拍打挤压而形成的,“后天”现象,一概称之为蜂窝眼。有趣的是,观察纵向竹丝的斜切面,毎一丝毎一端即凸起一粒鱼子状颗粒,即俗称的鱼子纹。这种鱼子纹,《格古要论》称之为粟纹,像平摊开的小米(图二)一样,似乎比鱼子纹更形象。曹明仲所著《格古要论》说的“粟纹有粟眼”,粟纹指蜂窝眼,“眼”即蜂窝眼中的那一点。我观察了几十件犀角雕,其“眼”其实也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,某一角度可见,某一角度不可见,与釆光有关。现代学者称 “粟眼”为“髓”,称蜂窝眼为“髓腔”,这是学术上的定义,形态概念更加清楚。
图三之一 粟眼
图三之二 变形粟眼
《格古要论》所说“粟纹中有眼(图三),谓之粟眼,此谓之山犀”,此说并不准确。我上手的有粟眼的犀牛角雕件,大部分都有芝麻油香气味,明显的是香犀角(下文谈及),也即水犀,并非《格古要论》所言山犀。所谓山犀,《本草纲目》记述得很清楚,说“有山犀、水犀、兕犀三种,又有毛犀似之。山犀居山林,人多得之”。可见,李时珍对山犀水犀的区别很明确。晋代顾微作《广州记》,说“平定县,巨海,有水犀,似牛,其出入有光,水为之开”,将水犀神话化了,成了辟水犀。唐人刘恂作《岭表录异》,指出“辟水犀但闻其说,不可得而见也”,比顾微现实一些。所谓毛犀,不知道是否指的是甘藏野牦牛,其角有近似于犀角的特征(图四)。
图四 牦牛角刮莎器
还有一种网上流传很广的说法,说是鱼子纹“对于亚犀被称做鱼子纹,对于非犀被称做甘蔗纹,行内人士都统称叫鱼子纹”,让人不知所以。暂且不说甘蔗纹从未被称作鱼子纹的,就是亚犀、非犀皆可见的鱼子纹,也被弄得概念模糊了。可以想见,此君未必见过真正的犀牛角雕件,想当然罢了。
亦有人称鱼子纹为“鬃眼”,说是习惯上称为“砂底”或“砂窝底”。不知是否说“地”,笔误为“底”,有些别树一帜的意味,远不如约定俗成的鱼子纹和蜂窝眼既能意会,亦可言传。至于网络上有说蜂窝眼为“网格纹”的,自然就更是标新立异之说,其人亦可肯定没有上手过犀牛角。而网络上介绍的“局部可见鱼子纹”的鉴定知识,则恐怕连“象”都没有摸到,只是信口开河。
图五 事事如意牌
图五之二 侧面竹丝纹
所有推介的犀角雕件鉴定知识,竹丝纹(图五)的表述基本上是一致的,只是纵向竹丝(亦称发丝,也有称甘蔗纹的)的排列有两种表述。一种说亚犀竹丝纹细,纵向排列条分缕析,非犀相反;一种说非犀竹丝纹细,纵向排列条分缕析,亚犀相反。我上手的数十件犀角雕件,形状有亚犀特征的,竹丝纹却有出现非犀特征的;有的形状带有非犀特征的,恰恰竹丝纹出现亚犀特征。因此,可以推定,纵向竹丝纹的粗细和排列,亚犀和非犀并没有完全一致的模式,但蜂窝眼式的鱼子纹都在每条竹丝的末端,这是统一的。
图六 羚羊角刮莎器
常常被人与犀角的鱼子纹、竹丝纹混为一谈的,是康藏高原的野牦牛角和某种羚羊角。野牦牛角、羚羊角(图六)有鱼子纹似的沙点和刷丝纹,但决非蜂窝眼状鱼子纹,不难分辨。之所以不少人将野牦牛角、羚羊角当犀牛角,原因就在从未与犀角谋面,见到“鱼子纹似的沙点”和刷丝纹,便不论其它,自然指鹿为马。
二、有气味还是无气味不少关于犀牛角雕件认定知识的介绍,都肯定“一是横截面有鱼籽纹,二是侧面有竹丝纹,三是一般闻起来都有气味”。
《民间流散文物鉴定》、《象牙犀角》沿引明人所著《格古要论》的论述,二者均未提及气味。网络上则传播两种说法,一说“一般闻起来都有气味”,是说凡犀牛角都有气味,分淡香味、芝麻油香味、腥味。有的说,凡犀牛角都无气味。有的则说,犀牛角本无气味,沸水浸泡便有淡淡的清香味。这就奇了怪了,到底有气味还是无气味,到底是什么气味?
说有气味的称“气微香,味微咸”,有的则称“气微味淡”,有的又称“有腥味性稍生涩”。有的更是具体,称“用兽皮带毛的一面去擦磨犀牛角,可以闻到一种麻油的香味”。更有一说,要“置沸水中浸泡后微有清香气”。网上有一种说法更是言之凿凿,说“其实不论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直接拿来闻的话,都是淡淡的腥味。必须通过犀角和手掌摩擦闻闻手掌的味道才能闻到麻油香”。持这些说法的,不知是否接触过犀牛角,莫衷一是,众说纷纭。
我上手的犀牛角雕件,无須用兽皮或手掌擦磨,即能闻到一种有些甜味的芝麻油香气。近似乎烤红薯味,很诱人。这种散发麻油香味的犀角雕件,倘或制作年代在300年以上,香味便会寡淡,其香味若有若无。隨手在掌上擦磨片刻,效果相同。犀牛角雕件“兽皮擦磨”才有香味的说法,有点故弄玄虚了。
“置沸水中浸泡后微有清香气”一说则纯属误导,我的试验是,年代相对长久的,用四五十度热水冲洗数十秒便可嗅到清香气味。万万不可用开水浸泡,那样做有损于犀角雕件。
带有麻油香味的犀角雕件名之为香犀角,也即水犀的角,亚洲犀的一种,栖息地在印尼爪畦岛、三国分治的婆罗洲和所罗门群岛。香犀角麻油香味无须任何处理,香味自来。据说,爪畦岛现在仍有数十头在繁衍生息。
我上过手的犀角雕件,有一部分竟是闻不到任何气味的,但鱼子纹和蜂窝眼和粟眼、竹丝明显,是100年以上染色犀角雕件,染色冲淡了气味。
有的犀角雕件则散发淡淡的很独特的微腥味,但腥而不臭。腥而又臭的,绝非犀角,一定是康藏高原的野牦牛角雕件。
三、是天然本色还是人工染色我上过手的犀牛角,其天然本色有棕褐和米黄诸色。整支犀牛角天然色泽不完全一致,中心部分呈黑褐色或者黑色(图七)。制作成工艺品后,除中心黑褐部分,都能穿透高光。本色雕件除一些小件外,极少见到传世大件。年代久远的犀角雕件,比如明代传世至今的犀角雕工艺品,色泽会因为氧化而变暗加深。
图七 诗文牌正面
图七之二 诗文牌背面
犀牛角中心部分呈黑色或深褐色,这是因为犀角主要成份为角蛋白,角的中心部分容易沉积大量的钙和黑色素,密度大,其硬度亦比周围部分高。天然犀角深浅两色有过渡渐变现象,深浅两色截然分开的部位是不存在的。我们所见到的犀牛角雕件,有蜜黄色、红黄色、棕红色、褐红色等,皆为人工染色。市场上的黑色犀角珠串,则是利用犀角杯掏挖的中心钙化部分车制。
四、是瓜子形还是长方形仅以犀角杯而论,椭圆形杯口(图八),呈西瓜子形状的,一定是亚洲犀牛角雕件。倘若是整支犀牛角,则亚犀裙边宽阔。杯口呈圆形,近似乎碗口状,是非洲黑犀牛角雕件。杯口近似乎平口长方形或马鞍形的,则是非洲白犀牛角雕件。倘若是整支犀牛角,则非犀裙边较窄,亚犀裙边较宽。
图八 瓜子形口花卉杯
在犀牛角鉴定实践中,这几个标准比较好掌握。
图九 和合二仙
图十 九螭杯
明清两代犀牛角雕刻是鼎盛时期,明代工艺简明,纹饰清雅,多以花卉草虫或人物为主(图九)。清代工艺则繁细得多,晚清尤甚,山水人物,神仙故事,九螭翻附(图十),皆精雕细琢,不是工艺十分娴熟的艺人,恐怕不敢动手。
因其珍贵宝重而要倍加珍惜典籍记载,秦汉时期秦岭、滇西、岭南都有犀牛出没,《汉书》便有“南越王赵陀献文帝犀角十”的记载。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特别提到,滇南、盖州皆为犀牛的栖息地。生物学专家考证,1926年,云南山林中最后一头中国犀被猎杀。
犀牛角因能雕刻工艺品而贵,自古即被视为贵重宝物,富贵人家以能珍藏一犀牛角杯为家宅幸事,被视为镇宅辟邪的神器。犀牛角因其入药有奇效而珍,它“性寒,味苦咸,功能凉血,清热,解毒,主治热病神昏,谵语、发狂、斑疹、吐血、衄血等症”。用犀角杯饮酒可強身健体,因而用其制杯者居多。
因其珍稀贵重,导致犀牛种群面临灭绝性灾难。世界性的珍稀动物保护法虽然颁行许多年了,偷猎者仍然是犀牛的灾星。据有关方面研究数据显示,流传于世的中国古代犀角雕件仅存4000到5000件,其中大部分流落海外。两岸故宫博物院加上海博物馆的馆藏犀角雕件,加起来也只有300多件。国内民间流传的犀角雕件,超过2000件的可能性不大。
如此珍稀贵重的野生动物,全人类要有统一战线,爱护它,珍惜它,禁止猎杀它。
标签: 犀牛角识别 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