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,沧州。30年的等待和信任一朝倾覆!李先生30前存了106元的定期保值储蓄存款,存折的本息一览表上注明存款到期可得36282.72元。存款到期后李先生去取钱,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!
【资料图】
30年前,李先生将两个月的工资共106元,在沧州某行存了一款保值复利计息的储蓄存款。
作为儿子的第一次存款,存折被李先生的父母一直珍藏,只等30年后按照存折上的计息表算出的利息,取出这巨款。
谁知这笔存款30年到期后,李先生拿着存折去取钱时却大失所望!
李先生清楚地记得,当年他路过存款行,看到有人在做储蓄宣传,介绍的是一种存款新模式,不但利息按复利计算,还有保值功能。
工作人员在小黑板上通过计算方式算出,只要将100元钱存为定期30年,就能在30年后得到本息保值,合计金额36282.72元。
当时工作人员还强调,如遇调低储蓄利率时,我行仍按照原利率给予计息。
将近4万块钱,对当时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李先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。
要知道在那个年代,万元户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,一般工薪家庭难以企及。李先生拿出攒了好久的106块钱去办理了这种储蓄存款。
他选择了当时存期最长的30年定期,母亲细心的将存折放在了一个饼干盒子里然后锁进柜子。
此后,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,李先生都没有想到过将这笔钱取出来用,后来存了106元钱的事就被忘记了。
但是70多岁的父母却一直记挂着这件事,存款到期父亲拿出那本存折让他去取钱。
这对李先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喜,他也想起了当年存钱的事,心想能取出三四万块钱来也不错,将钱取出来孝敬父母,让父母用这笔钱去旅游。
李先生的心情就像捡到了一笔意外之财,拿上存折就去取钱,但工作人员经过三次计算利息,算出来的结果却让他无法接受。
李先生表示,当时他将那本老存折递给柜员时,年轻的柜员表情很惊讶,说没见过这种存折还找来了经理。
经理果然办事老练,她告诉李先生说,这样的存折现在早就不用了,他们需要查询后再计算利息,让他先回家等消息。
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,李先生并没有接到该行的消息。他又亲自找到该行,工作人员给了他一张存单,上面计算的出来的本息是2700元。
李先生立马感到有问题,存折还在手里怎么又给了一张存单,再说,这2700元是啥钱?
李先生又找到经理询问,经理说是工作人员拿错了,存款还是需要重新计算,但细心的李先生却发现,被说成拿错了的那张存单上,却写着他的名字。
对此无论李先生怎么问也没人给他解释到底是怎么回事,最后还是让他回家等。
两天后,他终于接到电话让他去取钱,李先生问了一下存款本息一共是多少钱,工作人员说3500元。
李先生认为,跟30年前存款时承诺的本息差的太多了,在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之前,这钱不能取。
工作人员只好说再算一次,又让李先生回家等,几天后他又接到电话说算好了,还说算了好几遍,但并没有说算了多少钱,就让李先生去取钱。
李先生第三次去取钱,结果这次算出的本息是3742.55元,这让李先生无法理解。
李先生表示,30年前106元是他两个月的工资,30年的保值加复利计息,算出来的本息不到他现在工资的一半。
李先生质疑,先不说复利怎么计算,保值是怎么保的?又是保的什么?
李先生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,他认为,现在虽然不差钱花,但30年等待和信任一朝倾覆,总要讨个说法!
一、李先生106块钱存了30年,本息为什么和当年的承诺差了那么多?
对此,该行负责人称,30年前,他们行确实推出过《定期保值复利计息储蓄存款》这项业务。
三次计算利息,是因为需要手工计算,第一次算好后,发现不对,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计算。
而《定期保值复利计息储蓄存款一览表》上的本息保值合计金是一种预息,当时的计算方式主要是有保值,再加上当时的利率进行计算得出本息保值金。
但在96年之后,按规定取消了保值储蓄,不再发放保值补贴,在没有保值的情况下,根据当时定下的利率进行计算得出了3742.55元的本息,所以这个计算结果没有问题。
二、李先生当时存入106元,按当时计算本息能拿到36282.72元,而现在只能取出3742.55元,相差了十倍所以争议很大!
存款行认为,《储蓄存款章程》第4条规定,各种储蓄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,银行挂牌公告,各地不得自行变动。
因此,当时该行自行设置保底利率已超出统一标准,应属无效。
李先生咨询律师后认为,储蓄存款合同法律关系不因超过银行规定期限而无效,即便认定无效,过错也在存款行,该行需对储户赔偿。
如果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,那么该行存在重大过错,其应当承担全部责任,储户同样有权参照原协议约定主张损失。
最终,李先生对存款时承诺到期36282.72元,取款时只能取回3742.55的结果不接受!
您对该案件有哪些看法呢?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