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,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无疑是两座耸立的高峰,它们是最难捡漏、最难考上的大学。2023年,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北京和几个高考大省的录取人数令人瞩目。在北京地区,清华录取了550人,北大录取了416人,共计966人。而在河南省,清华录取424人,北大录取424人,合计达到848人。
但是,功夫不负有心人,如果能掌握一些信息差,说不定还真的能通过捡漏的方式,比别人用更优惠的方式,上清华或者北大。
今年“最幸运”的考生诞生,431分捡漏上清华,专业曝光更让人羡慕
(资料图)
今年最幸运的考生诞生了!在众多考生中,他们凭借431分的低分捡漏上了清华大学。这三名学生来自青海省,他们的最高分仅为445分,最低分竟然只有431分。
然而,他们因为报考了青海省的本科专项计划批次D段里的清华大学定向计划,得以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员。
他们为什么能够捡漏被低分录取?原因在于他们报考了清华大学的专项计划,这是面向贫困地区学生的特殊录取政策。
定向计划的出现是为了缩小全国各地区高考录取率的差距,提高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,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,帮助他们改变命运。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考生来说,这无疑是天大的福音。
要参加定向计划,考生必须具有贫困地区户籍和高中三年学籍,并在户籍地报名参加当年全国高考。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考生,才有资格报考定向计划。一旦被录取,他们将享受到定向生的特殊待遇。
定向生在入学后享受免费学费、住宿费以及相应的定向奖学金,这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。在学业方面,他们将接受清华大学一流的教育和资源,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同时,定向生在毕业后也将得到特殊关照。他们将有稳定的工作岗位,为国防建设或特定行业提供人才支持。此外,他们还有机会深造并获得硕士、博士学位,为个人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道路。
但很可惜的是,很多农村地区的家长根本不知道专项生和定向计划地好处,导致很多名额只能落入征集志愿,一些地区更是出现了大面积缺额的尴尬局面。
一些考生可能忽略了特定的录取条件,或者对于如何申请专项计划不够熟悉。还有些人认为专项计划只针对特定专业,忽略了它们对各类专业的开放性。这样的误解导致了一些考生不敢报考专项计划,或者错过了适合自己的录取机会。
专项计划的程序规则也往往较为复杂,从报名、资格审核、志愿填报,到最后的录取结果,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流程。一些考生和家长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,可能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差错,最终导致无法顺利进入专项计划。
三位捡漏的幸运考生,录取的专业更令人羡慕,只是也有限制
他们被录取的专业,分别是清华大学的车辆工程、化学工程与生物工业工程,以及核工程与核技术。这些专业都属于定向计划的一部分,将定向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或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。
他们将享受兵器工业集团或中核集团提供的特殊待遇,包括免交学费、住宿费,获得额外的生活补助和奖学金。在毕业后,他们必须到定向单位工作至少五年,并可能免试推荐或报考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攻读硕士、博士学位。
然而,这些专业也带来了一些阻碍与缺点,值得考生们深思。首先,专业限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作为定向生,他们不能自主选择专业,必须就读于定向计划规定的专业。
其次,工作限制也是一项考虑。定向生在入学时必须签订“三方合同”,承诺毕业后至少在定向单位工作五年。这意味着在五年期间,他们可能不能像普通学生那样自由转换工作或出国留学。
最后,不适应就业市场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。某些定向专业可能与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不完全匹配,这可能导致在毕业后就业的不确定性。有些考生可能需要重新适应和学习新的技能,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发展。
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,来说说吧?
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标签: